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曾玺凡 通讯员 欧晗
一座有书卷气的学校是怎样炼成的?时值芒种,记者走进株洲八达小学,寻着该校深耕阅读教育多年而远播的书香,真切感受到了这里因读书而发生的美好。
闹中取静的多宝阁
(资料图片)
下课铃声响起,八达小学的校园里逐渐有了欢腾的声浪,记者从教学楼前经过,发现前厅被改造成了一个透光的半封闭空间,沿着玻璃墙布满书架,各种课外读物整齐摆放,“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标语格外醒目。
“这是多宝阁,专为学生打造的阅读空间,有近2000册藏书,一到课间和放学后人气可旺了。”学校语文教研组长朱丹告诉记者,孩子们会以最轻松自在的状态沉浸在这座书屋中,尽管人来人往,他们仍能闹中取静。
每年,学校都会邀请一个六年级的寄宿班来参与多宝阁的日常管理,大孩子们以身作则,不仅将多宝阁悉心维护,也把离开母校前的浓情寄托在了书中。
“我把多宝阁当成家里的书架一样爱护,这里装满了我的好词好句及诸多生字,也承载了我和小伙伴们的阅读时光。”六年级(6)班学生言若嫣说,管理维护多宝阁是件荣幸且值得骄傲的事。
不仅是多宝阁,学校在宿舍区、教室里也都有琳琅满目的读书角,全校藏书量约3万册,且每年都在新增书目。“每间教室后的小书柜都放入了各类书籍,有多有少,有统一有自选,完全是个性化的阅读。”校党支部书记罗蔡艺说道,八达学子正徜徉在“美文共欣赏,师生亲子一起读”的境界。
幸福阅读陪伴童年
读书分享会、共读一本书、好书推荐……本学期,八达小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并为表现优异的“阅读分享优秀班级”和“阅读分享达人”进行颁奖。学子们把读书浸润于生活中,用阅读充实自己,感受着阅读的幸福时光。
在今年庆“六一”素养展示活动中,四年级(3)班学生周昱彤作为领诵登台,带领30余名小小表演者将古诗词《咏梅》动情诠释,成为当天最出彩的节目之一。
从舞台上回到生活中,周昱彤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入读小学后便保持着每个月阅读两本书的节奏,如今已读完几百本书。“读书是我们家每晚一起共度的美好时光,爸爸妈妈和我聚在书桌前,把提前选好的书摊开,灯光洒在字里行间,我觉得很幸福。”周昱彤说。
幸福,是八达小学以阅读之名对学生的长情陪伴。多年来,学校始终遵循教育规律,注重阅读教学与学生的兴趣、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相结合,不设硬性指标,不以考试、“打卡接龙”等方式考核,潜移默化地推进着幸福阅读的发生。
“读书无定法,我们把想不想看书、想看什么书的选择权交到了孩子手中,希望他们的童年能有多种兴趣百花齐放,成长不留遗憾。”校长赵腾达告诉记者,如今学生们正从书本中积极汲取养分,在阅读中悦心。
阅读引领教师拔节
今年寒假,不仅是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寒假计划,并每天坚持阅读,老师们也在坚持充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读书分享交流。
“我们在寒假启动了对《走向实证—给教师的教科研建议》一书的精读。”语文教研组长朱丹告诉记者,2月1日进行的第二期读书分享会,该书作者黄建初老师也参与其中,对6位分享交流的老师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细致点评,“尽管是线上交流,但老师们都表示受益匪浅。”
据了解,自2017年5月启动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改革以来,为了让全体教师加强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学习,学校每年寒暑假都会进行全员共读一本经典学习共同体理论书籍的活动。
“每位教师每年要进行至少两本专业书籍的阅读,每个办公室还会进行好书漂流,可以说阅读已是学校培养优秀教师队伍的重要抓手。”赵腾达说。
读书是吸纳,写作就是输出,为寻求二者间的平衡,赵腾达带领全校教师都来参与写作:校长每周写一篇,教师每个月写一篇。后来,这些作品都被收集起来,放在学校督导室,供全校教职工翻看交流。
2021年12月29日,在学校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株洲八达小学“十四五”发展规划》获得全票通过,《规划》中提到,学校将以“建成国内知名学习共同体学校”为目标,确保2025年末,将学校建成株洲市一流城乡一体化基础教育集团。
而阅读,正在学校争创一流的道路上,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和教育方式,让学生及其家庭受益,绽放出绚烂的教育之光。
关键词: